分类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10-07 08:14:29
在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中,硅PU运动场因其优异的弹性、耐磨性和防滑性能,逐渐成为篮球场、网球场乃至幼儿园活动区的首选材料。然而,许多施工团队在追求表面平整与美观的同时,往往忽视了一个关键环节——防水处理。这看似不起眼的细节,实则直接关系到场地使用寿命与运动员的安全体验。一旦防水层失效,水分渗透不仅会导致基层结构损坏,还可能引发面层起泡、脱胶甚至整个场地塌陷。

施工前的地面状态评估是决定防水成败的第一步。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水泥基础干净就行,其实不然。必须对混凝土基层进行细致检测,包括含水率、平整度和裂缝情况。若基层含水率超过8%,就必须先做干燥处理,否则即使涂刷了防水涂料,水分仍会持续蒸发,导致涂层鼓包脱落。此外,细微裂缝虽不易察觉,但长期积水后会不断扩展,形成贯穿性破坏。专业做法是在施工前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或湿度计进行扫描,确保每一寸地面都处于理想状态。
选材同样不容马虎。市面上所谓的“防水涂料”种类繁多,从聚氨酯到丙烯酸再到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,每种都有其适用场景。对于硅PU运动场而言,推荐使用高固含量、强附着力的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。这类材料能在潮湿环境下固化,且具备良好的柔韧性,能适应地基微小变形而不开裂。更重要的是,它与后续铺设的硅PU面层具有极佳的兼容性,不会因化学反应产生分层现象。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选择廉价产品,结果几个月后出现大面积起皮,不得不返工重做,反而浪费更多人力物力。
施工工艺的精细程度决定了防水效果是否持久。通常分为两道工序:底涂+面涂。底涂要均匀覆盖,厚度控制在0.3-0.5mm之间,不可过厚也不可遗漏。如果基层过于粗糙,建议先用腻子找平再涂底漆,这样可以增强附着力。面涂则需在底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,一般需要间隔24小时以上。值得注意的是,环境温度低于5℃时应暂停施工,因为低温会使涂料流动性变差,难以形成连续膜层。雨季施工更需谨慎,即便有遮阳棚也不能忽略空气湿度的影响,否则水分滞留于涂层内部,后期极易发生粉化或剥离。
细节处见真章。比如排水坡度的设计就直接影响防水成效。一个合格的硅PU运动场,其横向排水坡度应保持在1%-2%之间,确保雨水能够快速流向边缘排水口。若坡度不足,积水会在局部停留,长期浸泡下哪怕再好的防水层也会失效。另外,在墙角、伸缩缝、落水管接口等特殊部位,必须加设附加层,使用玻纤网格布增强抗裂能力。这些地方往往是应力集中点,一旦出现问题,修复难度远高于普通区域。
很多项目方在验收阶段只关注颜色是否均匀、纹理是否一致,却忽略了防水系统的功能性测试。真正专业的做法是在完工后7天内进行闭水试验,蓄水深度不少于2cm,持续观察48小时,检查是否有渗漏或明显沉降。同时还要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荷载测试,如放置重物或模拟人员走动,观察是否存在异常声响或形变。这种全流程把控,才能把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。
防水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,而是整个硅PU运动场施工链条中的重要一环。它既考验技术实力,也体现责任意识。那些只图快、求省事的施工队伍,最终只会让业主付出更高代价。真正值得信赖的团队,会在每一个步骤中留下清晰记录,包括材料批次、施工时间、温湿度数据以及检测报告。这样的工程,才配得上孩子们奔跑的脚步和运动员挥洒汗水的激情。